第六百七十八章 义士之名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
与妻书 >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> 第六百七十八章 义士之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百七十八章 义士之名

  田畴引着袁熙几人进了小院,袁熙环顾,发现里面几幢草舍,从墙壁到屋顶,都覆盖着泥土的,上面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。

  看房子这种样子,袁熙猜测,这应该是先用木头或者枝条编出框架,再将泥土灌入,待风干后,在用柴火堆积在墙下烧硬,这样做出来的土屋便极为坚硬,屋顶再铺上一层树枝,之上覆盖茅草秸秆引水,。这样即使遇到多日大雨,也不会因为泥土泡水而房屋倒塌。

  以后袁熙后世土木狗的眼光,也不禁惊叹田畴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下,利用手头有限的工具,将事情做到这种水准,实在是相当不容易。

  田畴引袁熙进屋,里面地上铺着几张草席,两人相对而坐,田畴拜伏道:“不知使君前来,未能远迎,还望恕罪。”

  袁熙也回礼道:“我慕先生之名前来,如今所见让人惊叹,当真是名不虚传啊。”

  田豫拜道:“使君谬赞了。”

  两人都是各怀心思,但谁也不愿意先开口,便随便掰扯起来,袁熙闻了田畴年纪,发现对方是建宁二年生人,如今也不过二十八岁而已。

  不过田畴成名却是很早,其是右北平郡无终人,乃是地方豪士,好读书击剑,颇有名声,二十二岁便被刘虞征召为从事。

  田畴最出名的事迹,便是被刘虞征辟之初,便奉命从幽州出使在长安的汉庭。

  但这路途实在遥远,其路上处处都是战乱,实在是九死一生之事,以至于田畴出发时,刘虞都亲自出来祭祀路神,为田畴送行。

  田畴带着家族二十多人,前去居庸关,出了边塞,沿着阴山,直接奔赴朔方郡,顺着小路而走,一路跋涉数千里,经过了乌桓,匈奴,西羌等外族势力控制的危险区域,终于到达长安,完成了使命。

  朝廷知道他的事迹后,也是极为震动,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,田畴认为天子流亡在外刚刚归还,尚未安定,自己不可承受这样的荣宠,坚持辞让不受,三公府也同时征召,田畴同样没有接受。

  此时刘虞却已经和公孙瓒闹翻开战,刘和被袁术袁绍先后扣留,田畴得知后连忙赶回,从长安到洛阳,经过司隶兖州冀州,再入幽州,但赶到的时候,刘虞已经被公孙瓒杀害。

  田畴便在刘虞墓前痛哭,公孙瓒听了大怒,将其扣押起来治罪,田畴当面斥责公孙瓒,彼时公孙瓒有想要杀死田畴,但田畴名声太大,公孙瓒又需要收买人心,只得将田畴放走。

  于是最后田畴带着族人进入徐无山隐居,名声渐渐传播开来,彼时天下最重义士,田畴奉命千里奔赴汉廷,以及忠于刘虞,不仅让其在天下声名远播,连在有幽州的关内乌桓鲜卑等各部落,都慕名而来,奉上礼物。

  而且田畴的名字是很是奇怪,畴之一字,代表田地和封地,是极大的名字,自古以来,很少有人敢用此字起名。

  这个字,倒和袁熙的熙字有异曲同工之妙,皆是自古往今,人名少有用过的字。

  袁熙最感兴趣的,当然是田畴的寻路能力,数千里茫茫关外路线,不能方向找对,还能及时找到水源食物,这样的能力在这个时代,实在是太宝贵了。

  虽然如此,袁熙也不觉得自己能轻易说动对方,田畴此人,对于声名应该是远大于官职的,不然也不会拒绝汉廷和袁绍的高官任命。

  更让袁熙头大的是,虽然袁绍和刘虞关系很好,但很有可能田畴对于汉廷的忠诚,是极为特别的。

  而袁绍的所作所为,却表明其行为并不是完全忠于汉室的,所以同为袁氏族人的自己,如今过来拜访,没吃到闭门羹,其实已经让袁熙很是意外了。

  当然,袁熙手里有兵,也可以用强,但强扭的瓜不甜,田畴甘心效力,才能发挥他的最大能力。

  正在袁熙思考着如何说话的时候,田畴却是开口道:“听闻公子在易京杀死公孙瓒,为刘侯报了仇,畴感激不尽,请受畴一拜。”

  见田畴深深拜伏施礼,袁熙苦笑着还礼,心道对方对于刘虞还真是忠心啊。

  田畴抬起头,直直看向袁熙,“使君身为幽州之主,却原来跋涉,亲自来见畴这个山野村夫,让我实在是惶恐不安。”

  “畴大致也猜到了使君所为何事,但在此之前,畴的知道了外界的一些消息,还想从使君这边证实下。”

  袁熙心中疑惑,便道:“子泰先生请说。”

  田畴望着袁熙,问道:“汉廷是不是发生了变故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qishu.cc。与妻书手机版:https://m.yuqi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